每周一星 | 王国祥:不忘初心建学科 砥砺前行谋发展
王国祥:博士,教授,环境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江苏省水土环境生态修复工程实验室主任,南京师范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学科带头人等。先后在丹麦哥本哈根大学、日本京都大学、英国Belfast女王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做访问学者。先后任教育部高等学校自然保护与环境生态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第十四届地球科学部地球化学专家评审组成员;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湿地资源保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海洋湖沼学会常务理事及水环境与水生态专业委员会主任等。长期从事水生和湿地生态系统基础调查、湖泊富营养化和生态修复研究。在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著作5部。先后主持和参加了“十五863”、“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水环境专项课题4项,国家级自然科学基金课题3项以及江苏省太湖污染防治专项等科研项目20余项。2009年获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排名第三);2011年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排名第二);2014年获重庆市科学技术奖三等奖(排名第二)。
多年来,作为环境学院院长,王国祥把全面提升学科水平作为发展的主要目标,多措并举,大力推进学科建设,通过加强人才引进、队伍建设、合作交流等一系列措施,教学科研平台建设不断完善、科研特色不断彰显、师资队伍不断壮大。2017年中秋佳节,王国祥与学院师生共度佳节,激情赋词《沁园春·秋》,鼓励师生,戒骄戒躁,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硕果累累。
惟全体同仁,阖家幸福;身心事业,具展雄姿。
科技创新,著书立说,欲与一流试比拼。
育英才,看环境学院,倍感自豪。
斗室如此狭小,却引各路豪杰向往。
望重重雾霾,豪情万丈;水土气生,尽在掌控。
蓝天碧水,良性生态,群策群力共描绘。
撸起袖,创辉煌明天,梦想成真。”
谈到学院的学科发展,作为院长的王国祥非常清晰地疏理出学科发展的脉络。
2003年,“环境地理学”二级学科博士点设立,为环境学科发展奠定基础;
2005年,“江苏省环境演变与生态建设重点实验室”获准建设;
2006年,“环境科学”二级学科硕士点获教育部批准设立;
2009年,通过校内整合,在地理科学学院成立环境系;
2010年,“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获教育部批准设立;
2011年,“江苏省水土环境生态修复工程实验室”获准建设;
2014年,“江苏省物质循环与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获准建设;
2015年,“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获教育部批准设立;
2015年,在学校支持下,环境学院成立;
2016年,“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经遴选,晋升为省级重点学科;
2019年,环境科学/生态学学科跻身ESI全球前1%。
2002年,王国祥初到南师时,就把环境学科的建设视为己任,围绕国家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的重大需求,以流域、区域环境质量改善和生态修复为切入点,充分发挥南师大学科齐全之优势,呕心沥血十三载,环境学院初始成。
环境学院第一届全体教职工合影
时光流转,岁月更迭。在王国祥的全力推动下,与地理学、化学、生物学、生态学、能源工程等多学科同仁戮力奋进,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科快速发展,一年一个台阶,业已形成了本科-硕士-博士学位点齐全的环境学科体系,并晋升为省级重点学科,为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基础。
王国祥任职环境学院院长以来,始终以解决实际环境问题为导向,以环境应用基础研究为引领,着眼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加强本学科的知识创新能力和服务社会能力,通过整合和凝练现有科学研究方向,使之相对集中和稳定、学术特色更加鲜明,形成理、工交叉融合的学科优势。加强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科研平台建设、智库建设、产学研基地建设,形成具有鲜明特色和优势的学术高地。
秉承“以科研项目带动团队建设”的理念,他一到南京师范大学就积极申请大项目,筹措经费,建立了国内首座“水环境生态修复中试平台”实验室,之后,不断添置各种先进的仪器设备,不断拓展实验室空间,筑巢引凤,引进优秀人才,组建科研团队,为团队老师发展创造条件,帮扶年轻教师。近年来,学院科研能力不断提升,成果突出效益颇丰,先后承担了科技部、教育部、环保部等重大专项以及地方政府和企业等的相关课题,在研纵向科研课题数十项,学院总经费近亿元,在研课题经费六千余万元。近5年,发表SCI论文百余篇,其中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Water Research等SCI-TOP论文数十篇。
环境学院举行校企合作研讨会
暨人才培养实习基地签约授牌仪式
环境学院以科研项目为依托,吸引和组建教学科研团队,先后从比利时鲁汶大学、日本东北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引进高层次人才、培养青年人才和学科方向带头人,进一步增强团队实力,并组建创新团队。王国祥与环境学院领导班子共同努力,形成了环境生态与生态修复、污染物环境过程与效应、污染控制与治理、环境规划与管理等四个稳定的培养方向,在环境生态与生态修复方向形成了较明显的学科特色。
“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晴雨,加上五脏六肺七嘴八舌九思十霜,教必有方,滴滴汗水诚滋桃李芳天下”这是王国祥教师形象的真实写照。
除了将自己奉献给生态环境事业,王国祥还培养了一大批生态环境工作者,他坚持每学期给本科生上课,作为学生学业问题的解惑者,人生发展的领路人,他会尽可能满足学生们在学习、科研及人生发展的诉求。即使是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只要是学生的事情,他就会十分重视并给予解决。学生常常亲切的称他为“祥叔”、“祥爷”。
王国祥带领学生进行太湖水生植被和底泥调查
“您严谨的科研态度,始终如一的工作激情,深深感动着我,并无形中感染着我。您让我知道了什么是治学严谨,什么是学无止境。您的孜孜教诲,您的身先士卒无不诠释了做人、做事、做学问的真谛,为我树立了很好的榜样。您那一丝不苟的求实作风、敏捷清晰的思维、渊博的知识都使我铭记在心,在我日后的科研中助我前行终生受于此。”这是学生对他的真实写照。王国祥常教导学生“科研的目的并不是做一次就取得成果,而是把过程作为一种训练,把科研当做一种兴趣”,正是因为他以身作则,身先士卒,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热心于生态环境保护事业的绿色使者,积极用自己的言行普及生态环境保护知识、传播生态文明。王国祥教授先后获得南京师范大学“优秀教师奖”(2011)、“优秀研究生导师”(2013)等荣誉称号。
为了营造浓厚的学术科研氛围,增强学生参与科技创新实践的积极性,在王国祥的倡导下环境学院自2017年开设“环境论坛”,举办系列学术科研活动。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杜克大学、佛罗里达大学、丹麦哥本哈根大学、日本京都大学、东京农工大学、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昆士兰大学水研究中心等国内外知名大学研究所的教授先后做客“环境论坛”,拓宽了学生的学术视野,提升了学生学习和科研能力。
实习基地不仅是高校服务社会和社会支持办学的重要载体,也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王国祥带领环境学院围绕学校“双一流”建设目标,遵循“协同、创新、务实、开放”的办学模式,积极探讨新形势下具有南师环境特色人才培养的新模式。融合学校与企业共同参与到人才培养过程,以市场需求作为学生培养的导向和动力,精准人才输送,打通产学研的“最后一公里”,学校为培养方向“把脉”,企业为培养效果把关。在学校职能部门关心指导下、合作企业的积极参与下、环境学院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构建了全新实践教学培养模式,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学生连续5年在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竞赛、全国环境生态科技大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等国家级科技实践活动中获奖。近年来,本科生升学出国率平均超过50%,位居全校前列。
水危机,土污染,雾霾遮天,生态退化,人类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环境挑战。
自攻读硕士研究生起,王国祥就开始了他的野外科学考察研究工作,野外调查监测工作的寂寞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很多人在野外待几天就受不了。攻读博士期间,王国祥常常在太湖一待就是几个月,“记得我当时在野外连续工作了几个月,回到研究所时,门卫都不让我进去,问我找谁,我说,‘我找我自己。’”王国祥回忆道。
经过30多年的不懈努力,王国祥先后对太湖、长江下游湿地、沿海湿地、洪泽湖湿地等开展了长期的调查研究,完成了盐城沿海湿地和洪泽湖湿地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科学考察;通过调查和试验研究,探讨了水生生态系统关键种生长发育繁殖的限制因子、退化的驱动因子,研究探讨了水位(水深、水体透明度)、营养盐浓度等因子对沉水植物的影响,为污染和退化生态系统的修复提供理论基础。针对污染和退化水体生态修复,如富营养化湖泊、污染的城市河流以及退化湿地生态系统,研究开发了多种水生植物、底栖动物、功能菌群的引种驯化技术以及水生植物群落构建的群落镶嵌技术,为净化污染、修复退化系统、构建良性水生生态系统提供了技术支撑。提出了藻型富营养化水体水生植被生态修复重建的“群落镶嵌”及“水位调控”模式,并先后在太湖、玄武湖、莫愁湖等富营养化水体开展生态修复示范研究。
他坚信“水清澈,土洁净,碧空蓝天,生态优美,我们的梦想一定能够实现!”
王国祥与生态修复团队师生合影
在王国祥的带领下,环境学院秉承“正德厚生、笃学敏行”的师大传统,团结协作,开拓创新,不辱使命,敢于担当,继续面向我国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需求,瞄准学科前沿,坚持“理工结合、文理渗透”的办学理念,以培养环境保护及环境领域的复合型创新人才为首要任务,以环境领域基础性、前瞻性和战略性的创新研究反哺教学,为培养一流的环境学科创新人才,为改善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环境质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而努力奋斗!
往期回顾
庆祖国华诞 | 南师师生接力传唱心中的歌(第10棒 美术学院)
“每周一星”系列之四十
供稿单位|环境学院党委
文案|祁闯 徐翎
编辑|黄萍